央视网|中国网络电视台|网站地图 |
客服设为首页 |
今年的《乡村大集合》在总结去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演播室录制与外景小片相结合,每集一个主题,在嘉宾选择、内容整合、风格统一上都有了一些全新的变化,打造农业节目国庆“七天乐”,实现既有品位、又有可视性,体现农业节目的特色,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。
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(以下简称农交会)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,在宣传农业政策、展示农业成就、推广农业技术、活跃农产品流通、促进贸易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保障农产品供应、促进农民增收、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,也称南阳农运会,将于2012年9月16日至9月22日,在河南省南阳市举办。此次运动会共设田径、篮球、乒乓球、游泳、中国式摔跤、象棋、自行车载重、武术、民兵军事三项、龙舟、舞龙舞狮、毽球花毽、风筝、钓鱼、健身秧歌15个大项。
7+农业推出2012新疆林果论坛独家视频报道“我在现场”。7+农业记者李洁、张省、杨亚菲已经到达新疆,他们会实时发回此次论坛活动的现场报道,7+农业将及时更新相关报道,敬请关注。
创办四年来,“新农村电视艺术节”作为展示优秀对农电视作品、展现各地新农村风貌的重要平台,得到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,影响力、权威性与日俱增,已成为目前惟一服务“三农”的国家级大型电视艺术节庆活动。
新华网南宁3月29日专电(记者何丰伦)“90%以上超过400元/公斤的茶叶都是中国人自己消费的,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奢侈茶叶消费大国。”3月28日,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郭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。业内人士认为,世界奢侈茶叶的主产国和主销国均为中国,既是世界各国常年形成的消费习惯所致,也是国人“贪贵求新”的思想所致,从根本上看,在于消费奢侈品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。
我国很早就成为全球茶叶生产大国,目前包括春茶、红茶、黑茶、花茶等各类茶叶的生产量居于全球第一,出口量也大幅上扬。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提供的数据,2011年,我国茶叶出口32.26万吨,同比上升6.66%,金额9.65亿美元,同比上升23.08%,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。
然而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:出口的茶叶大部分都是产业附加值不高、价格处于中下水平的红茶,大量国内市场风起云涌、炒作不断的“极品茶叶”“天价茶叶”,出口数量寥寥无几。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两重原因:
——国际市场茶叶消费习惯所致。国际茶业主流市场以“红茶”为主,强调“快餐式”的袋泡茶、小包装茶的消费,此类消费者群体众多,但并不在意茶叶“色、香、味、甘”的评价标准。
——国内市场盲目追求“高贵新”的茶叶。从18万元的“天价龙井”到数万元一公斤的金骏眉、大红袍,在国内市场对高档茶叶需求增长的同时,也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“请客送礼”的“必需品”。
郭异说:“‘高’是品质高,产量少;‘贵’是价格昂贵;‘新’是指品种新,制作工艺新。但核心只有一个字,就是价格高!”他告诉记者,即便是海外的华人圈,也很少消费高档茶叶。金骏眉、大红袍一类的“时尚新茶叶”也鲜有人饮用。
一些专家学者认为,“天价茶叶”难觅国际市场的背后,在于欧美、日本等国对此类奢侈品、高档商品的消费,都有严格的监管体系。
广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雄章说:“远的不说,近在咫尺的香港,一旦公务员或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购买、消费了此类‘天价商品’,甚至就是出入了消费此类产品的茶庄茶楼,廉政公署就会长期追踪调查,严格监督、打击腐败,形成巨大的威慑力。”